2019年4月21日 星期日

赤壁之戰 三國考古遊 (湘鄂兩省四縣市) 第四篇

赤壁之戰 三國考古遊 (湘鄂兩省四縣市) 第四篇


三國歷史文化深度遊專頁‧跟著三國去旅行
 
http://www.facebook.com/depthtour
請按讚–一起來參與

第二篇洪湖市烏林古戰場(曹操弯 / 红血巷 / 烏林寨 /万人坑 / 白骨塌 / 放馬場) ,香山宮 ,吳王廟,魯公台陳友,大小城濠遺址,黃蓬古顉十八步上金街黃蓬明清石板街,圓山遺址
第三篇: 監利市: 馬鞍橋,救曹田,曹鞭港,華容古道,放曹坡遺址

第四篇赤壁界石山遺址(吳王行祠 印山丁奉墓,陸溪鎮(陸口),靖江王廟,呂蒙城遺址

第五篇:   嘉魚: 武候坡,孔明取箭所,二喬公園

赤壁: 界石山遺址(吳王行祠) , 印山丁奉墓,陸溪鎮(陸口),靖江王廟呂蒙城遺址
於前三篇:赤壁古戰場烏林古戰場華容道我們已完成完整的赤壁之戰遊,我相信沒有人發起過類似的旅探至少在香港是的!第三天的大清早我們由監利穿插一些村路經車渡返回赤壁,再到嘉魚縣一探界石山及陸口,同日閃遊嘉魚市中心
現場沒有留意, 原來電纜線橫越長江


長江美景- 1800年前的長江比現在闊得多
到達赤壁市後直奔到界石山

吳王行祠
吳王行祠位於嘉魚縣陸溪鎮界石村界石山,三國時期吳蜀兩國以此山為界來劃分各自勢力範圍,故此山得名界石山,此山所在村落得名界石村。赤壁之戰期間,東吳大帝孫權曾在界石山上設立行宮,坐鎮指揮抗擊曹軍。後人為紀念孫權,於明朝洪武八年(公元
1635年)在行宮原址上修建吳王行祠。行祠內供奉有吳主孫權及張昭、周瑜、魯肅、諸葛瑾、呂蒙、陸遜、徐盛、丁奉等八位東吳名臣塑像。因歷史原因,行祠兩度被毀,現存吳王行祠復建於1993年。
界石山

界石山在陸水旁

吳王行祠




孫權及八位東吳名臣塑像

陸水河

陸水河因三國東吳名將陸遜駐軍屯田於此而得名,系雋水河中下游段。發源於湘鄂邊界的陸水河,幹流全長187公里,由南向北縱貫通城、崇陽、赤壁,經嘉魚縣陸溪鎮注入長江。可以說,陸水河是中國最早的海軍基地。年輕的陸遜,率領水軍,協助周瑜奪取了赤壁大戰的勝利。此後,陸遜又以此地為戰略後方,水陸並進,直搗宜昌,“火燒連營七百里”。人們為了紀念陸遜,改“雋水”赤壁、嘉魚的雋水河中下游段為陸水河。

周瑜駐軍於江南陸口、界石、雁嘴至高鐵嶺龜湖山一帶,以陸口為大本營,在突出於江中的石頭上(今赤壁)置哨所瞭望江北烏林。周瑜病逝後,魯肅領軍駐陸口,相繼有呂蒙、陸遜、潘璋、呂岱等領兵駐兵。陸遜發跡於陸口,於建安二十四年(219年)屯兵陸口,此後開始了他開發陸口、巧奪荊州、火燒聯營七百里、夷陵大戰大破蜀軍等轟轟烈烈的輝煌時期。


在陸口一帶,漢代、三國時期的遺物和遺跡很多。具有代表性的是銅質弩機,出土於龍潭垴熊家山,是三國東吳初期製作,還有眾多銅鏡、護胸鏡等。另有雁嘴馬家門漢墓群、呂岱墓、丁奉墓、呂蒙墓(呂蒙墓已毀人江中)。我們就從界石山出發,一訪當年的陸口,


網上沒有任何對於陸口,靖江王廟,呂蒙城遺址實際地標的刻劃,我們就充當第一手資訊吧!謝謝凌的資料。

靖江王廟
靖江王廟又稱丁奉祠,原址在廟灣,始稱丁公祠,後稱王爺廟,清咸豐年間毀於兵火;清末因江岸崩塌而遷上街頭,門頂上石匾刻有靖江王廟四個字。靖江王廟丁奉塑像所穿龍袍,為黃色軟緞,繡有金龍九條,為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駐軍陸溪時所贈。龍袍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,經鑑定是為海內外發現的唯一的太平天國龍袍。廟毀於1957年,在原址上修建了電機廠。及至1996年,陸溪籍台胞雷耀清牽頭捐款,在陸溪鎮靠近長江乾堤百米處選址,重建了靖江王廟。 2000年陸溪鎮整體遷建長江右岸幹堤內,現為方圓造船廠,靖江王廟現緊鄰該廠,此為靖江王廟之故。


從界石山到陸口的路景色優美

東吳陸口門樓, 此一帶就是東吳駐軍之地

陸溪口路牌

靖江王廟在方圓造船廠旁

靖江王廟入口

東吳駐軍石碑

靖江王廟石碑




靖江王廟

靖江王廟

刻有三國遺址-靖江王廟,呂蒙城遺址的石碑已敗壞

呂蒙城遺址石碑

以上的陸口,靖江王廟,呂蒙城遺址都在同一帶附近,呂蒙城遺址石碑於靖江王廟對出的路口旁。

呂蒙城
公元215年,孫權駐陸口,遣呂蒙爭長沙,零陵,桂陽三郡,呂蒙在陸口築城名陸口城。相傳呂蒙軍法嚴明,不擾民,擅取民物者,也依軍法處斬。百姓十分擁戴,四里八鄉自動選派壯實漢子,與士兵一起築堤修城,很快就完工了。老百姓感激呂蒙,把這城叫做「呂蒙城」。在魯肅去死以後,呂蒙受託教養魯肅的兒子魯淑,呂蒙把魯淑和自己的兒子呂霸,一起關在陸口「呂蒙城」里的「藏書閣」,教他們把自己年輕時讀過的經史子集百家之書再讀一遍,還經常親自考查他們。現在呂蒙城雖已崩於長江,此「呂蒙城石碑」默默地記載住這些往事。

難度高的景點還未完、還未完、還未完!精彩的事要說三次、接下來要去印山找丁奉墓為今次旅程唯一的墓

丁奉墓
丁奉墓於印山,虎山鄉中部。以山名為村名。山乃一座小山。初無名。公元269年,吳右大司馬、左軍師丁奉,因與孫皓不睦,隱居於此,公元271年卒,葬於此,墓存。其弟後將軍丁封先於他卒,葬於此山。傳說丁奉去世前,將一顆金印丟入山前的田畈中,後來這落印處湧起一股清水,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口清泉,人們就呼為「印泉」,於是田畈就稱為印泉畈,山則稱為「印山」。

跟著GPS去到差不多的地方時,感覺是大海撈針,然而天無絕人之路,不知道是丁奉在天之靈,還是凌的朋友眷顧,竟然給余先生野生捕獲一路過的老人,上我們的車帶領上山。(後來回家後重看日本人早年找丁奉墓的照片才發現,當年帶日本人上山的人就是今天的帶路人,樣子是老了,但就肯定是同一人,我感到非常神奇)

到達目的地,全是工地,應該是築路吧,要上下攀爬才去到丁奉墓的碑,然而此情景是滿目蒼夷,日本人當時找到丁奉墓的照片是在一片樹林裡,我出發時也想能不能在樹林中找到丁奉呢!現時可喜的地方是,碑還在…老人家是否丁奉守護者?他說政府強行拆了他的田地…不好說…希他安好吧,謝謝帶路。

到達丁奉墓路徑

丁奉墓

丁奉墓週邊

帶路的老人家

丁奉墓週邊

墓在小坡上

樹林皆被砍伐中


丁奉墓在此附近




上午的行程結束,直接出發到嘉魚:: 武候坡,孔明取箭所,二喬公園


上篇監利市: 馬鞍橋,救曹田,曹鞭港,華容古道,放曹坡遺址
下篇嘉魚: 武候坡,孔明取箭所,二喬公園


三國歷史文化深度遊專頁
 
http://www.facebook.com/depthtour
集「歷史、考古及探險」元素的專頁,跟著三國去旅行!

<<悠遊全世界文章列表>>

香港


三國歷史文化深度遊專頁
 
http://www.facebook.com/depthtour
集「歷史、考古及探險」元素的專頁,跟住三國去旅行!


沒有留言: